這陣子因為孩子生病,帶去給醫生看時,無意間聊起孩子開始上學的事情。她說:「每天早上都是非常匆忙讓孩子吃完早餐趕校車,甚至有時來不及也只好把早餐丟到孩子書包裡,叫孩子到學校再吃,誰叫他拖拖拉拉動作這麼慢。」接著又談到吃什麼早餐的話題,她說:「當然是吃麵包啊,麵包配牛奶,我認識的工作的媽媽或者全職的媽媽,沒有人有時間做早餐,真的太忙了!」她提醒我:「你孩子越來越大時,你會越忙,你得越來越早起,每天就是趕呀。」

 

我聽了點頭如搗蒜,這場景也正在我家上演不是嗎?特別是趕時間時,孩子拖拖拉拉的行為更是令人火冒三丈,心想,這到底是誰的事情。眼見時間分秒過去,自己不自覺語調也逐漸變高,用語也變得越來越尖酸刻薄,本來想要透過這種方式加快孩子的速度,試過幾次之後,卻往往都是兩敗俱傷,孩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,心不甘情不願地穿上鞋,一起和我奔向校車。而在家裡責怪孩子拖拖拉拉的同時,身邊伴侶也經常不小心就遭受無妄之災,演變成為互相責怪的戲碼。原本是孩子拖時間,可以追究到變成「這不是昨天你要負責的嗎?昨天做好今天就不會拖時間了」。美好的早餐時光,可以轉瞬變成一家人最不開心的時刻,各自帶著怨氣上班上課,事後回想,心情很糟。

 

終於在最近一次又再次上演相同戲碼之後,我決定做一些改變。我仔細分析為何我感到憤怒的原因,當然直接歸納原因是「孩子喜歡拖拉」,我確實是可以理直氣壯以後繼續發火,質問「你為何不能快一點」。在事情發生的當下,因為我們彼此都已經進入各有「立場」的狀態,無法了解彼此為何固守自己的立場,像我發現,孩子經常是搞不懂為什麼媽媽會這麼生氣,之後又趕著工作,也沒心思再從孩子角度思考他的想法,如此日復一日,形成不愉快的早餐經驗。不過,事後靜下心想,我對於孩子的憤怒感,有時是一種責任的推卸,直接把錯誤推到別人身上會容易一些,因為只要說「都是你……」。身為大人的我也在想,如果時間再充足點,這些衝突其實是可以避免的,早餐時間也可以過得更有品質一些,而非只是完成吃完早餐的任務,聊天對話全都是「你吃快一點」,安全搭上校車,讓我工作時間也能準時開始。也就是,如果孩子能早點起床,他和我之間都能有多一點的緩衝時間,自然也就不會產生我需要費盡所有心力催促的問題。

 

但是不早睡的孩子,怎可能早起?平時的我,把家裡事務處理妥當後,才終於能有時間再回頭處理工作的事,時間往往已經是晚上11點左右,眼見早已超過孩子該上床睡覺的時間,而孩子卻仍然帶著那雙隨時可以閉眼熟睡的狀態在我身邊晃來晃去。有時見他忽然坐到我身邊,趴在桌上看著我,問我:「好了沒?」,有時則是看他躺在客廳沙發,十足像個等孩子回家的家長,看著我把電腦關了之後,飛奔而來,拉著我的手,要一起進房間睡覺。每當想起這些畫面,都會覺得又溫馨又心疼。孩子想要的是陪伴,因為孩子喜歡你,才會想要跟你膩在一起,並不是孩子自己想要晚睡晚起呀。

 

文章標籤

潔西卡在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